后湖泵站總體布局鳥瞰效果圖
長江日報2017年3月17日訊(記者張晟)長江日報記者昨日從市城投集團獲悉,在建的后湖四期泵站目前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,預計本月31日前完成泵房區域的土建工程,5月30日具備通水條件,屆時整個后湖泵站抽排能力將達到249立方米/秒,成為亞洲最大城排泵站。
昨日上午,記者來到位于張公堤與三環線相夾區域的后湖四期泵站建設現場,工地上已經開始拆除泵站深基坑施工時澆筑的混凝土支撐結構。在張公堤上,12根排水管道已經埋設完畢,上面已經澆筑了一層混凝土結構。目前泵站明渠、壓力管道、變電站施工已完成80%,主泵房結構部分完成90%。
市城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說,四期工程排量達到了110立方米/秒,從單個體量來看,該工程是全市目前僅次于江南泵站的第二大在建泵站。記者發現,伴隨四期工程的推進,黃孝河河口將發生極大變化,其水域面積將連線成片,形成一個類似湖泊的寬闊水面,其面積略大于內沙湖,約有6公頃。
上述人士稱,原先河道較窄,且是分流進入后湖二、三期泵站,本次增大水域面積是為了擴大匯水面積,能讓后湖泵站各期工程同時發揮作用,加快抽排速度。為實現這一目的,建設單位通過施工,將二期工程的攔污柵向靠近泵站的方向后移,同時拓挖原有河道,使其寬度達到30米至60米不等,深度達到7.7米。
記者還注意到,除了接入后湖泵站的3個出口外,匯水區的最東側還建設了一條自流渠道,這條渠道是方便黃孝河水在非汛期內,通過自排方式流入府河,以節約能源。
后湖泵站 漢口地區最主要的排水泵站之一
一期工程始建于1959年,目前已廢止停用
二期和三期工程已投入使用
三期工程去年3月改造完畢并投入使用
有效應對了當年4月初較大降水的考驗
四期工程全部完工后,東起沿江大道,西至新華路,南起中山大道,北至張公堤,共計51.4平方公里的地區將整體受益。
【媒體鏈接】
http://cjrb.cjn.cn/images/2017-03/17/4/201703174_pdf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