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,長江之濱,一座現代化建筑佇立在這條日夜奔騰的中華民族母親河旁。
這座叫做武漢國際博覽中心(以下簡稱國博中心)的建筑群由展館、國際會議中心和洲際酒店等組成,它猶如一艘會展航母,帶領武漢走進了全國會展行業的第一方陣,其影響力是與日俱增。
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說,經過十余年的發展,通過不斷引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和政務會議活動,國博中心在業內逐步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,對外樹立起了湖北和武漢的形象,也為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和新城國博公司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。
會議中心累計接待610場活動
現在只要提起辦展會,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一個詞――國博中心。它已經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會展的核心點位,更是武漢的一個重要地標。
2004年,為加快推進武漢市產業經濟發展,市委、市政府作出在漢陽新區建設國博中心的重要決定。通過十余年的建設和發展,國博中心的展館、會議中心等會展項目分別于2011年、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。
新城國博公司有關負責人說,十多年來,該公司在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的領導下,認真落實市委、市政府關于辦好展會的要求,充分發揮國博中心作為復合型會展城的作用,建立現代服務意識和會展聯動機制,創新經營思路,積極開拓展會市場,進一步提高國博中心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
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會議中心已接待各會議活動610場,接待參會參展人次約95萬。成功舉辦了“第69屆全國藥品交易會”“中博會開幕式”“阿斯利康會議”“Adidas新品發布會”“微商大會”等會議活動。
會議中心的規模、設施和展會聯動模式,較武漢市同類型的其他會議中心具有一定優勢,有利于承接商務活動及展覽型會議等大型活動,2017年共承接了展覽型會議活動46場,承接1萬人次以上的大型活動5場。承接政務型活動8場,包括C4峰會、“紅色引擎帶動城鄉社區治理創新研討會暨第四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”、華中科技大學第十屆企業家論壇、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人大會、新民營經濟發展大會、華創會漢陽知音論壇、“百萬校友資智回漢”武漢大學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、武漢紡織大學專場活動和全球溫商大會等。
1400余萬人來漢看展
統計數據顯示,國博中心會展項目投入運營以來,大型展會數量和經營收入逐年增長,對社會經濟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。
2012年,武漢申請國藥勵展公司旗下藥品原料會在漢舉辦,積極開展招商,中國醫藥集團將旗下中國生物技術集團研發中心遷至光谷生物城。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武漢舉辦后,“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”落戶武漢,這為武漢建設中國網絡安全谷,打造“研發-孵化-培訓-服務”于一體的特色鮮明、國際一流網絡安全創新城奠定了堅實基礎。2013年“全球汽車論壇”落地武漢舉辦,對武漢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,吸引了一批車企的相繼落地。國際商用車展、中國橋梁產業博覽會等展會活動,為推進武漢汽車產業、建橋事業起到了招商引資的積極作用。
展館開業以來,已接待參會參展人次約1400萬,以每年接待客商人流300萬人次,人均消費100元計算,年消費額可達到3億多元。截至2017年底,國博中心會展板塊共計實現經營收入約7.48億元,為武漢市第三產業間接帶動超過700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。據有關資料顯示,國際上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1:9,國博中心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。
根據中西部城市展館官網發布數據,展覽面積5萬平米以上展館,2017年全年經營情況對比如下: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7.4萬平方米,全年舉辦展會114個;湖南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,全年舉辦展會20個;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,全年舉辦展會72個;武漢國博中心展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,全年舉辦展會76個,全年展會數量居于中西部城市第二,僅次于鄭州國際會展中心。
據上海會展研究院2017年發布報告反映,在國內主要會展城市排名中,武漢排在前十,屬于會展城市中會展業發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城市。